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规范(2011年版)(卫生部医政司)
发布日期:2011-08-12
制定者: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(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`S REPUBLIC OF CHINA)
出处:中国医学前沿杂志(电子版)2012年第4卷第1期
全文下载:
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规范(2011年版)(卫生部医政司).pdf
简介:
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,COPD)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,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。对COPD患者进行规范化诊疗,可阻抑病情发展,延缓急性加重,改善生活质量,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,减轻疾病负担。
1 定义
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。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、呈进行性发展,与肺脏对吸入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性反应有关。COPD主要累及肺脏,但也可引起全身(或称肺外)的不良效应。肺功能检查对明确是否存在气流受限有重要意义。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,如果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(FEV1)占用力肺活量FVC)的百分比(FEV1/FVC%)<70%,则表明存在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。
2 危险因素
COPD发病是遗传与环境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2.1 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因素可增加COPD发病的危险性。已知的遗传因素为α1-抗胰蛋白酶缺乏。欧美研究显示,重度α1-抗胰蛋白酶缺乏与肺气肿形成有关。我国人群中α1-抗胰蛋白酶缺乏在肺气肿发病中的作用尚待明确。基因多态性在
COPD的发病中有一定作用。
2.2 环境因素
2.2.1 吸烟 吸烟是发生COPD最常见的危险因素。吸烟者呼吸道症状、肺功能受损程度以及患病后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。被动吸烟亦可引起COPD的发生。